好好生活│02現在開始,想養成的習慣

by 瓜米

目前我兩個孩子,都去上學了,而且他們平日裡一切的習慣,都練習得很好,我們的相處目前也達到一個算是很平衡的狀態。我有感覺到我漸漸從無法完全休息的全職媽媽,轉變成可以好好規畫自己時間及靜下來思考接下來人生計劃的「一般人」了XD。

全職媽媽總共當了五年又2個月的時間,這之前,覺得不論小孩、老公,其實帶給我的負能量都相當的大,也造成我一種容易抱怨的習慣,覺得抱怨了說出來了,心情會比較舒坦。其實有時候會比較舒服沒錯,但事實其實是沒有改變。

bokeh
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.com

我做了很多努力來改善現況,包含把小孩的作息規劃好,堅持一些對我自己好的事情,堅持自己的權益,去習慣去忽略老公帶給我的不快樂,去訓練自己更獨立,過得更充實。

今天這篇想分享我近期因為多了很多自己的時間,而想養成的習慣。

睡前瑜珈

我進行睡前瑜珈大概已經一個多禮拜,是看有名的YouTuber「凱蒂瑜珈」。

以前要學瑜珈就要專程去上課,但現在真的好方便,點開影片就可以跟著做,非常的感恩提供者無私的分享。

我設定每天就睡前的10分鐘以內,不用太久,運動這習慣,若預設太久、困難度太高,反而很快就會放棄,我也沒有急著購入瑜珈墊,是先用小孩長大了不用了的Ikea遊戲墊。不因為突然熱血想運動而衝動購買用具器材,也是很重要的一點。

不熬夜

我之前都習慣大概1點睡覺,甚至常常超過。目前我規定自己11點要去躺在床上,也已經進行一個多禮拜,但因為作息還沒有完全調整回來,有時候沒有辦法馬上睡著,半夜容易睡睡醒醒,起床時還是很累。

white cat yawning
Photo by cottonbro on Pexels.com

但因為大兒子今年已經大班,明年上小學,早上的接送時間還會往前調整,要更早起床,我打算讓自己先去習慣這個作息,好應對接下來的生活。

晚上進房後不看手機

這個我好容易破戒,有時候躺在床上了就是會還想看一下東西,現在也是多提醒自己要滑就在房間外面,而且11點前滑完。

white apple iphone on wooden table
Photo by Negative Space on Pexels.com

減少抱怨,理性看待

任何事情我要求自己換個角度去想,大約就能減少抱怨。

公婆講的話我不愛聽,就不要理他們就好了,他們要我做的事情我不喜歡,就什麼也不抱怨但也不做就好了,老公不分擔家事,就想辦法簡化家事,老公總是無所事事找不到方向,就想成也許他只是不知道自己這輩子到底想要什麼,等他真正想通了就會努力去完成。

對我來說,去強求長輩改變觀念,或者強求另一半積極努力,都是很累人的事情,所以我選擇先改變自己最快。

每天給自己時間放空

每天做睡前瑜珈的時候,我會聽書。而通常瑜珈最後的動作比較多是躺著的,最後做完我就會順勢讓自己躺平,安靜聽書,調整呼吸,放空幾分鐘,接著腦中整理一下今天發生的事情,還有明天該做的事情有什麼。

backlit beach clouds dark
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.com

不再浪費時間做不開心的事情

以前我總是會委曲求全,去做一些自以為顧全大局的事情。

是的沒錯,就是「自以為」。當你勉強去委屈,別人不一定就會買單。

若是非做不可的事情,但又不喜歡該怎麼辦?那就是一樣的答案:「換個角度想」或者是「添加喜歡的元素」進去。就像我非做家事不可,你可以邊做家事,邊追劇,邊聽音樂,設定幾首喜歡的歌,聽完,家事也做完了。邊打掃邊想著乾淨舒適的家裡。

black headphones with mobile smartphone
Photo by Kaboompics .com on Pexels.com

大多數人不開心的應該是「工作」。但工作的酬勞可以讓你過生活,如何樂在其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我因為曾經是全職媽媽,有當過全職媽媽的人都知道,要再復職是一件蠻有困難的事情,第一是跟社會脫節太久,變得不敢接觸。第二是無後援,卡在接送小孩的時間,還有小孩若生病事故,上班請假的頻率變高等等的問題,讓全職媽媽對於職場很卻步,怕被歧視。所以一旦有緣找到願意讓我在那邊工作的地方,我會很珍惜,不會感到不開心。

可以利用瑣碎的時間,尋找思考更多你可能可以做的工作,並且相信自己可以做到。

不開空頭支票/承諾

你們會不會很常有開空頭支票的時候,例如貼了出去玩的照片,聽到人家順口說一句「我下次也要跟你一起去」之類的。現在的我,若是真的想跟朋友約,我就直接挑明了說我就是下個月的禮拜六都可以,再跟他對時間,看對方有空的時間,直接找有重疊的去做安排,若近期沒有就直接取消這個念頭。

想去哪裡、想吃什麼,也是記錄下來,安排下次假日,一個明確的時間,立刻實行。我發現常常一旦等了,或說「下次」「有空再說」,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了,真的有空的時候你也不會去做。

我很常有朋友跟我說「我們是不是該約了!」「下次我去你家的時候也要玩這個」「再找時間過去」其實對我來說好像都是空頭支票,沒有意義,因為講完這句話,接下來就沒有下文。我現在提醒自己盡量不講這樣的話,換成直接行動。

arts build close up commerce
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.com

少說,多做

承上面的敘述,任何事情都是少說,多做。例如:與其嘴上說「我再也不理你了」,不如就真的不理了吧。

別人希望你做你不想做的事情,而且不在你的義務範圍,那就不用反駁,不用碎念,直接不做就行了。

如果有想完成的目標,把他們寫下來,珍惜每天一點一滴實際的去完成他。


結語

現在我發現,有些行為的改變,並不是「初老」也不是「老了」,是你的人生帶給你很多的啟示,你心甘情願的去做的改變。

所以這些習慣並不會造成我的痛苦,因為是思考過,真心想養成的。

喜歡我的分享歡迎留言讓我知道,也歡迎你跟我討論你新的生活習慣。

致讀者的訊息

謝謝你看到這邊!
我是瓜米,
歡迎按讚「瓜瓜家」粉絲頁,以追蹤最新文章喔 : )

You may also like

6 留言

Aya 12 10 月, 2021 - 8:07 上午

感受到妳的努力和前進,還有愈來愈強大的能量,加油!!!!

Reply
瓜米 12 10 月, 2021 - 12:49 下午

希望能順利!

Reply
Yi-Wen 12 10 月, 2021 - 5:52 下午

推睡前瑜伽、不熬夜跟睡前不滑手機,我要跟茶米看齊!我自己也是花了一段時間調整做家事時的心態,改掉不滿先生什麼都不做的想法,而是找他一起做,或者自己看不過去就不要抱怨,聽音樂或podcast來陪伴自己~

Reply
Aya 14 10 月, 2021 - 7:40 上午

“自己看不過去就不要抱怨,聽音樂或podcast來陪伴自己~”這個好受用阿!!真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才是上策。

Reply
Yi-Wen 16 10 月, 2021 - 7:11 下午

沒辦法,不想讓自己一直累積不滿,變得不喜歡自己,只好調整自己的心態。我們家雖然主要是我在做家務,我先生工作之餘分擔一小部分,不管是誰,總之沒做的人要跟做的人說謝謝或辛苦了,因為沒有誰是理所當然要做這些事的,只是因為目前的分工是這樣。然後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就不要抱怨,這是我不斷告誡自己的,不然就不要做、一起擺爛(咦)XD

Reply
瓜米 17 10 月, 2021 - 12:55 下午

其實抱怨多了真的會有越來越不喜歡自己的感覺!我們一起互相學習喔^_^!

Reply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