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不斷在學習思考在忙碌婚姻裡的生活,該怎樣愛自己,做自己,但又如何跟「自私」、「不負責任」做區分?想分享一些我看到的事件,讓我自己也重新省視到底什麼是愛自己。

不做家事
到底不做家事這一點是不是愛自己?在我看來,家事這件事情也是有點性別區分的,今天如果一個女生說家事都她老公在做的,她都不用做,大家就會稱讚她嫁到好老公,反之如果男生說家事都老婆在做,他都不用做,肯定被罵翻。
一個「家」,家事本來就是互相,從來沒有理所當然誰要做,你今天當大爺,你就只是自私,不是愛自己。

我們家家事都是我做居多,老公的生活基本上還滿自我的,家裡有什麼事情要做他也常常搞不清楚,需要不斷提醒。這種時候換來的悠閒,就一點也不是愛自己,因為這份悠閒是建立在其他家人的辛苦上面。
結婚前建立在自己爸媽身上,結婚後建立在自己另一半身上。
在非做不可的情況下,我選擇「簡化家事」這個方式來愛自己,看得過去就好,能靠機器代勞就機器代勞,但不是不做,因為生活品質、衛生,仍然是很重要。
例如洗碗的工作已經交給洗碗機了。

帶孩子
結婚後有了小孩,回家後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「誰帶?」,因為在原生家庭,我媽媽是全職帶我們,所以有一種影射也會覺得想自己帶,因此我當了全職媽媽,但更多人覺得愛自己就是給人別人帶,自己去上班,這時候,不造成家人困擾是很重要的。
你所謂的給人家帶,是花錢找褓姆、托嬰、還是丟給自己的父母還沒給生活費,若是父母心甘情願倒是無所謂,但如果你硬要,那就是自私。

我有一個親戚女兒,年紀輕輕就生了小孩,帶了一下懶得帶了,就給褓姆帶24小時全天,我看她整天漂漂亮亮的,還可以不用帶小孩到處玩、弄頭髮,我常常覺得比起我,她好像很愛自己,但她的褓姆錢是跟爸媽要的,我瞬間又覺得這根本是不負責任跟自私,還有啃老。(父母放任教育的問題先不談)
也因此我不會選擇這樣的方式來「愛自己」。
若是生了孩子後,自己悠悠閒閒不負責任,就是愛自己,那當初不要生孩子,更是愛自己的決定。
而我,我只能用我微薄的力量去為孩子負責,我選擇培養好跟孩子的感情、默契,帶他們出門我一樣可以很優雅,很自在。我們的依附關係培養得不錯,期望將來我們的關係融洽,這樣就是最輕鬆愉快的了。
相關文章:關於孩子│我的大兒子,談談高需求寶寶
經濟能力
以自己的經濟能力去衡量該不該購買一個東西,在婚姻裡也非常重要,關係到會不會拖垮一家人,如果你認為愛自己就是要買東西滿足自己,但是卻會造成家裡經濟上的困難,那真的也只是自私不是愛自己。

而我身為女性,人家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存款,所以這方面我也不斷的努力,有小孩後雖然更困難了,但有多少是多少,當我家的毛孩面臨大病,我才了解那一點存款在真的急需的時候一點屁用都沒有,所以更要努力的存,甚至開源。
身邊很多都是留不住錢的人,只要有了一些錢,就會很容易想要買什麼買什麼,如果沒錢,甚至覺得分期就能解決一切,在我眼裡,已經有家庭的人還這樣做,非常自私。
因此我為了自己好,也是要有些錢在自己口袋,這不是什麼節儉,這是我愛自己的方式。(該買的還是要買喔!)
生活
其實我實在沒有心力搞太多的「儀式感」,但是基本的好好生活還是有的,很多事情我還是會好好的執行,好好的去做,因為我喜歡這樣的自己。

而我的另一半是喜歡睡一整天什麼事都不做的人,這些包含所有家事,孩子,若無提醒就不會主動做。這些就只是單純不負責任跟自私,沒有任何愛自己的成分。
結語
愛自己,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,只睡覺打電玩,愛自己,不是都靠別人,自己悠閒自在。
對於這些自私又不負責任的人,其實選擇單身會是最好的方式,既可以繼續做自己,也不會害到別人。
現在的我,因為和另一半生活方式、理念,常常有很多的不同,但是自己當初選擇的就跪著也要走完。目前選擇做好自己的事情,努力往前,相信將來有一天,我可以真正做回自己,真正再好好愛自己一回。
你的婚姻如果也是如此,不要氣餒,改變不了別人就改變自己,你總有一天一定可以改變現況,越來越好,一起加油。